一、ISO27001-2022认证简介 |
ISO27001认证咨询即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咨询。
信息安全管理要求ISO/IEC27001的前身为英国的BS7799标准,该标准由英国标准协会(BSI)于1995年2月提出,并于1995年5月修订而成的。1999年BSI重新修改了该标准。BS7799分为两个部分:①BS7799-1,信息安全管理实施规则;②BS7799-2,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规范。第一部分对信息安全管理给出建议,供负责在其组织启动、实施或维护安全的人员使用;第二部分说明了建立、实施和文件化信息安全管理体系(ISMS)的要求,规定了根据独立组织的需要应实施安全控制的要求。
2022年10月25日ISO/IEC 27001:2022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标准今日正式发布,该标准是目前国际上被广泛接纳和采用的信息安全标准,亦是国际公认的保护信息资产和知识产权的良好实践。
二、做ISO27001-2022认证的好处? |
◆ 通过定义、评估和控制风险,确保经营的持续性和能力
◆ 减少由于合同违规行为以及直接触犯法律法规要求所造成的责任
◆ 通过遵守国际标准提高企业竞争能力,提升企业形象
◆ 明确定义所有组织的内部和外部的信息接口目标:谨防数据的误用和丢失
◆ 建立安全工具使用方针
◆ 谨防技术诀窍的丢失
◆ 在组织内部增强安全意识
◆ 可作为公共会计审计的证据
在人类迈入信息息时代的今天,组织在分享着现代科技带来便利的同时,也面临着信息安全的威胁。如何既能享用现代信息系统的快捷方便,又能充分防范信息的损坏和泄露,已成为当前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。专家研究表明,信息安全在于保证信息的保密性、完整性、可用性三种属性不被破坏。信息安全可使信息避免一系列威胁,保障业务的连续性,最大限度地减少业务的损失,获取相关方的信任,以最大限度地获得投资和业务的回报。
“七分管理,三分技术”的信息安全原则表明,解决信息安全问题不应仅从技术方着手,同时更应加强信息安全的管理工作,通过建立正规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以达到系统、全面地解决信息安全问题。ISO/IEC 27001标准目前是国际上公认的实现信息安全管理的最佳标准。该标准强调以风险管理为基础的、全面的安全管理,目前该方法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认可。
三、实施ISO27001-2022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重要性 |
信息及其支持过程的系统和网络都是组织的重要资产。信息的保密性、完整性和可用性对于维护组织的竞争优势、资金流动、效益、法律符合性和商务形象是至关重要的。任何组织及其信息系统(如组织的ERP系统)和网络都可能面临着包括计算机欺诈、刺探等破坏行为,以及火灾、水灾等大范围的安全威胁。随着计算机的日益发展和普及,计算机病毒、非法入侵破坏已变得日益普遍和错综复杂。
组织可以参照信息安全管理模型,按照先进的信息安全管理标准——ISO/IEC 27001标准建立组织完整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并实施,形成动态的、系统的、全员参与、制度化的、以预防为主的信息安全管理方式,用最低的成本,使信息风险的发生概率和损失降低到可接受水平,并采取措施保障业务不会因风险的发生而中断。组织建立、实施与保持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可以:
强化员工的信息安全意识,规范组织信息安全行为
保护组织的关键信息,维持组织竞争优势
在信息系统受到侵袭时,确保业务可持续开展并将损失降到最低程度
让组织的业务伙伴和客户对组织充满信心
四、ISO27001-2022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三大原则 |
为确保运营流畅和数据安全,组织必须持续地对重要信息系统及重要业务信息进行管理。ISO/IEC 27001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助您凭借强大的信息安全手段从竞争中脱颖而出。
ISO/IEC 27001标准基于保密性、完整性和实用性三大原则,内容覆盖以下方面:
1. 信息安全方针;
2. 信息安全组织;
3. 人力资源安全;
4. 资产管理;
5. 访问控制;
6. 加密;
7. 物理和环境安全;
8. 操作安全;
9. 通信安全;
10. 系统的获取、开发和维护;
11. 供应关系;
12. 信息安全事件管理;
13. 信息安全方面的业务持续管理;
14. 符合性。
五、实施ISO27001-2022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益处 |
ISO/IEC27001信息安全管理体系(ISMS)标准专注于每一个关键风险,识别组织可能面临的危险。
1、风险识别,降低组织信息安全风险。
2、提升组织信誉度,展示数据和系统的完整性。
3、提升组织专业形象及市场影响力。
4、提高员工道德水平,加强工作区域的保密性。
六、进行ISO27001-2022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的条件 |
1、企业需持有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颁发的《企业法人营业执照》等有效资质文件;
2、申请方应按照国际有效标准(ISO 27001-2022)的要求在组织内建立质量管理体系,并实施运行至少3个月以上;
3、至少完成一次内部审核,并进行了有效的管理评审;
4、管理体系运行期间及建立体系前的一年内未受到主管部门行政处罚。